——小学中年级语文备课组教研活动
风有信,花开满径,教研有期,润物无声。为准确把握教学方向,实现课堂教学增质提效,加强老师间的学习交流,9月份,中语组老师在教研组长唐朝辉老师的主持下,开展了一次次集体备课活动,特级教师刘志春老师来到教研活动现场,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指导。
杨娟老师执教《赠刘景文》,教学时,在读会诗中难读难懂字词的基础上,学会借助注释,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去理解诗意。为了领悟诗情,杨老师以刘景文的生平遭遇导入新课,在了解生平背景的前提下,体会苏轼借诗劝勉刘景文的用意。刘老师认为杨老师上课思路很清晰,教会学生用多种方法去理解难懂字词的意思,不过,他也指出古诗教学不用把词语单独拎出来去解读,放进诗句中理解起来更顺畅些。
韩晨老师执教的是《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她用图片方式导入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自主阅读思考,通过朗读、分享等多种方式,体会秋天水泥道的美。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氛围轻松活泼。刘老师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立一些有思维梯度的问题,关注学生朗读的指导,体会秋天景色的美好。
郭梦蝶老师执教的《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文章抓住了秋天的特点,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针对这一特点,郭老师老师在授课时重点关注读中感悟,读写结合。刘老师在点评时指出教学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去思考,活跃学生的思维,在仿写的环节,不要对学生提过高的要求,依托补充习题上的配套练习,让学生在充分练说的基础上,再去写,并且给予适当的指导。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集体教研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促进教师之间取长补短。相信各位教师在日后的教学中会不断学习和贯彻新课标理念,凝心聚力,让语文教学迈上新台阶。
撰稿人:韩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