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健康 中国健康
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2023年的3月3日,我们迎来了第24个全国爱耳日,本次活动主题为“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
“爱耳日”的由来
1998年3月,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社会福利组15名委员针对我国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薄弱这一现实,提出了《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提案。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自2000年起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2013年起我国“爱耳日”被定为国际“爱耳日”。国际爱耳日具体日期的确定,是因为数字3与耳朵的形状类似,因此3.3象征了两只耳朵。
认识我们的耳朵
耳朵位于眼睛后面,它具有辨别振动的功能,能将振动发出的声音转换成神经信号,然后传给大脑。在脑中,这些信号又被翻译成我们可以理解的词语、音乐和其他声音。人们因为有了耳朵,能分辨各种各样的自然与生物现象;能听到大千世界千奇百怪的声音而充满神圣感。
耳朵是人体的听觉器官,它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
外耳: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耳廓主要起着收集声音的作用。外耳道连接耳廓和中耳。
中耳:位于外耳和内耳之间,由鼓室、咽鼓管、鼓窦和乳突四部分构成。中耳主要起着传导和扩大声音的作用。
内耳:由前庭、半规管和耳蜗三部分组成。前两部分负责平衡感觉,而后者与听觉有关。
耳朵的功用
1.产生听觉:耳朵最重要的、基本的生理功能是听觉,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收集声波后,通过中耳将声音传递到内耳,并产生神经冲动,产生听觉。
2.维持平衡:耳朵是最主要的一个平衡器官,如果他出现了问题,那我们就会出现平衡功能障碍、眩晕、行走不稳,躺在床上都会有在水中漂浮的感觉。
3. 保持美观:耳朵分布在头颅的两侧,对于维持面容是一个重要的器官。双侧对称的耳朵可以维持样貌的正常,部分患者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了耳廓畸形,是造成面部缺陷的重要因素。
护耳小知识
1.避噪音
如果经常接触很刺激的声音,如鸣笛声、施工噪音、KTV噪音等,容易导致耳朵内部的毛细血管痉挛,听力会受影响,甚至会引起噪音性耳聋、耳鸣的情况。长期在噪声强的环境中工作者,应佩戴防护耳罩;尽量不用或少用随身听,特别是避免音量过大。
2 .戒挖掏
掏耳朵这种日常习惯动作很容易损外伤耳道皮肤,把细菌带进耳道。耳屎在医学上称为耵聍,大块硬结的耵聍,应该请医生用专业工具取出。耳道奇痒难受时,可以用棉签沾少许酒精或甘油轻擦耳道,亦可内服维生素B、C和鱼肝油。
3.慎用药
避免使用庆大霉素或是链霉素等会对耳朵产生负面的影响的药物。
4.少用耳机
有的同学平时喜欢使用耳机听音乐,这种行为对耳朵的损伤其实非常大。特别是在公交车或者地铁站等这类嘈杂的地方,我们会不自觉地调大耳机的音量,从而加剧对耳朵的损伤。我们应当少用耳机听音乐,每次不超过半小时,同时尽量使用耳罩式耳机,避免使用插入式耳机。
5.防进水
在游泳、洗澡、洗头时,要注意不要让耳朵进水,进水后容易引起耳朵发炎。如果不慎进水,可以用棉签把耳朵的水吸干,使用棉签的时候要注意棉签不要进入耳朵过深,以免伤害到耳蜗,对听力造成伤害。
6.多做耳朵操
耳为宗脉之所聚。人的耳朵分布着诸多穴位,通过经络与全身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养生时候应该多用按摩的方法,,经常按摩翳风穴和听会穴等穴位可以加快耳朵的血液循环,保护听力。
7.保持良好的情绪
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不要让自己总是处于焦躁和愤怒的状态,这样会导致耳鸣、耳聋经久难愈。
8. 勤检查
对平日出现的耳朵不适,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治疗,绝不可忽视。
提高听力的食物
1. 富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的食物
如胡萝卜、南瓜、番茄、鸡蛋、莴苣、西葫芦、鲜桔等。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能给内耳的感觉细胞和中耳上皮细胞提供营养,增强耳细胞活力。
2.富含锌元素的食物
如鱼、瘦肉、牛羊肉、奶制品、啤酒、酵母、芝麻、核桃、花生、大豆、糙米、全麦面等。锌能促进脂肪代谢,保护耳动脉血管。
3.富含镁元素的食物
如红枣、核桃、芝麻、香蕉、菠萝、芥菜、黄花菜、菠菜、海带、紫菜和杂粮等。耳动脉中如果镁元素缺乏会影响耳动脉功能,导致听力损害。
4.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
如骨头汤、脱脂奶、钙片等。维生素D和钙,既可保持鼓室内的小骨骼,增强耳骨,避免骨质疏松一样的耳硬化症,又可净化耳动脉,提高耳功能。
春天的花开,耳朵聆听生机;
夏日的浪漫,耳朵聆听海滩;
秋天的丰收,耳朵聆听喜悦;
冬天的温暖,耳朵聆听飘雪;
因为耳朵的倾听
声音有了不同的意义
爱耳日
让我们安静下来
用耳朵,来聆听世界的美好
编撰:董银梅
审核:纪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