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中心
学习交流
游学众行 问道江南
[ 发布时间 ] 2023年05月20日    [ 点击次数 ] 10103    [ 浏览字号 ]

游学众行   问道江南

                   ——第三期骨干班学习心得
                             
南师附中江宁分校信息组  谷晓艳

学校第三期骨干班培训时光转瞬即逝,一幕幕匆忙行走在求学旅途的景象跃然浮现在脑海,特别是2021年暑期疫情突至,我们一行求学浙大收获博识也经历慌张,游学归来之时南京已是一片夜色,疫情滤镜下的城市街景迷失了火炉暑意而徒增一抹萧瑟,我们一行在无人的南京南站探路,一齐乘坐大巴穿行空寂的双龙大道,彼时的空气仿佛都已经凝固。我们在一场场与疫情博弈的战斗中幸运地坚持着学习,四期培训足迹遍布南大、浙大、南师大与青龙山庄,我的心中满是与大家同行同学的感恩,特别感谢学校给予我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作为初中唯“三”的非考试学科之一,我时常感慨所教信息科技学科的“有价无市”,其边缘的各种属性让我们依稀远离教学区的人间烟火,幸得这次游学机会促进实现跨学科融合学习,从2020年12月到2022年7月跨越三载,问道江南,游学掠影且行且珍惜。

【第一站】南京大学    ——关键词:职业倦怠与幸福   自我系统……

2020年12月底,第三期骨干班开始南大之行。彼时的我,立足信息科技一线教学十六载有余,距离本科毕业已经16年多,距离教育硕士毕业也已经5年多,再次回归大学校园,油然而生对江苏最高学府的敬仰。大学一直是人类社会中的象牙塔,大学教育对于社会、经济、文化、思想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同时是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播的重要孵化器,我非常荣幸能够获此良机置身南大校园,两天半的时间虽短,但学习内容紧凑充实、博大精深。时至今日,南大教授深切的教诲与广阔的旁征博引仍深深影响我的认知,步入不惑之年,心中仍有很多不解之惑,一颗渴求真知的初心依然炽热,寻觅智慧塔灯的脚步从未停歇,感恩学校给予我这宝贵的游学机会,通过骨干培训的学习契机,我得以沉淀思想,明确方向,行走在教育教学道路上的脚步也更加坚定。

一节引人入胜的课,不局限于华丽的辞藻和过于炫技的教学安排,真诚和善良往往更容易走进学习者的内心。从心理学上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费俊峰教授非常擅长和喜欢做的,这是一门关于《幸福》的学问。心理学不仅教授心理学知识与技能,更激发学习者打开“自我”,接纳“自我”。在物欲横流,竞争激励的当代社会,守住本真,而又不过多纠结,达到身心平衡尤为重要。讲座《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幸福感提升》中,费教授从聊天对话开始,智慧引入正题,毫不刻意做作,环节处理行云流水,让人深感古人以“水”喻“智”,“智者乐水”之妙。费教授精彩的演绎展示出极强的代入感,正所谓智慧的课堂让人不知不觉参与其中,快乐而不失自然。职业倦怠(Job Burnout),又译作职业枯竭。作为同是高压力群体和高幸福感群体的教师如何面对职业倦怠问题?在教师的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倦怠的内容也各有不同,一般而言,教师从刚入职工作到忠于岗位分为三个阶段与境界,分别是“job”——工作、“career”——职业、“calling”——事业。

什么是高效课堂?刘永贵教授的研究专业而全面地诠释了高效课堂应该有的显性特征和定义,他结合脑科学学习理论与现实课堂教学情况,夹叙夹议,让人豁然开朗“原来如此”!“自我系统”关乎学习的本质,当自我系统解锁后,人的元认知系统开始工作,元认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管理者”和“教练”,承担学习过程监控和调节,起“设计者”的作用。

【第二站】浙江大学       ——关键词:求是  创新

2021年7月,求学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千年杭城,百年名校,骨干教师,格致诚明。

来到一座城,接触一群人。在信息交通发达、知识资源丰富的时代,骨干教师的学习愿景不仅仅是学习“新”理论,而在于求“是”,因为教育教学的科学理论系统而规范,推陈出新的依据是“是”,以及对“是”的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及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蔡小雄、缪水娟、盛群力、苏德矿、陈树林、易良斌六位老师各具魅力、从心理、政策、地方志、教育科研等多维度立体阐释教育本真,不拘一格。他们始终坚守教育教学一线,奋斗数载不忘初心。这次杭城之行令人感触颇深,不仅仅是言语的“聆听”,更有脚步的“丈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见识沿途的风景与人文,获得心灵的滋养与成长。

对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进行“断舍离”,渴盼传统优秀文化的回归,是我们中国人面对高速发展的经济、科技、社会的不断反思,身处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杭州,我对同年5月出台的中小学“五项管理”政策有了更多的思考与体会,重视对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与体质进行管理,是一场以人为本、面向未来、道法自然的回归,但愿这一改革浪潮能够缓解过度内卷带来的教育焦虑与社会疲倦。

【第三站】南京师范大学    ——关键词:“心”理念   中国灵魂  国际视野…

2021年12月,重回母校——南京师范大学。

不同的季节,不同的随园。冬日的随园常引得人们深沉的凝望与遐思。随园——这座“中国宫殿式”校园,堪称民国科教建筑中的典范之作,曾赢得“东方最美丽的校园”之美誉,在积贫积弱的至暗时期,随园一直萌生并闪烁着祈愿“金陵永生”的民生烛火,“正德厚生,笃学敏行”铸刻时代师魂。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在互联网发达,新旧观念更迭频繁的时代,当代教育如何才能不被高强度、快节奏的社会竞争急剧“内卷”?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跳出“忙、盲、茫”三大“mang”区,通过终身学习更新思想观念,调整认知格局,始终守持热爱与尊重生命的态度,积极实践符合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工作。

“教育不仅仅对于个人的未来有重要意义,教育也会对这个国家、乃至世界的未来产生重要影响,今天在学校中学习的内容,将会决定我们国家在未来迎接重大挑战时的表现。”一个国家的强盛,是在中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完成的。南京师范大学作为培养教育人才的重要基地,经历百年岁月的洗涤历久弥新,身处冬日随园开展骨干研学,唯有李大钊先生的《青春》方能映射吾等心潮澎湃、任重道远之使命。

【第四站】青龙山庄     ——关键词:问题赋能成长  卓越教师  ……

2022年7月,青龙山庄问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对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系统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标志着我们党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推进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宏观背景下,教育工作者积极进行各层次多维度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王瑞楠校长的《问题赋能成长》、叶春生先生的《思想者 研究者 评估者——卓越教师的三重追求》、三、任其平教授《新时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与行动》……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指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历过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成就卓越教师,课程系统、教学系统、实践系统、评价系统、研究提升系统缺一不可。

【小结】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芯片、半导体、5G、无人机逐渐成为日常,信息科技学科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剧变,剖析信息科技,其中实用的计算思维、模块化的思想方法,还有Python、C++等等别具一格的“外语”学习,都彰显出现代文化瑰宝与神奇的科技魅力。怀揣着精进专业的钻劲儿,我攻克教学中的一个个难题,在骨干研学期间,学校、教研组一直支撑着我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感谢分校这片读书的好地方!感谢各位同“学”!虽然第三期骨干班结业了,但我们会一如既往潜心耕耘、幸福成长在分校这片美丽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