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中心
队伍建设
教研组建设成果展 初中物理教研组 连续三届获评南京市先进教研组
[ 发布时间 ] 2024-11-15 09:41:42    [ 点击次数 ] 7322
浏览字号:

初中物理教研组现有16名教师,其中高级教师5名,一级教师9名,二级教师2名;南京市初中物理学科带头人1人,江宁区学科带头人3人,区优秀青年教师1人。全组年龄梯队合理,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较多,全体教师具备了“二强”(合作意识强、工作能力强)和“三能”(能吃苦、能学习、能专研)的良好素质。几年以来,物理教研组以“少教多学,共生课堂”为理念,认真研究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连续三届获评为南京市先进教研组。

一制度建设

1.集体教研制度。

2.观摩课制度。

3.督导制度。初中物理组的督导专家有高中部、初中部的物理教研组长、市区级学科带头人组成,督导专家每学期督导听课不少于20节,每次督导结束后必须要交一份督导报告。

二特色课程

1.资优生课程。学科资优生培养依托虚拟创新思维班、特长生班、西安交大少年班培训三个项目。教研组打通师资,邀请我校高中部团队一起为课程的开设提供资源。创新思维班每周1课时、特长生班每周3课时、西安交大少年班培训根据每年的计划进行实施,包括专家指导、思维训练等个性化项目,以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

2.个性化辅导课程。这部分课程是对学习有些困难的学生设置的。每位物理老师个性化辅导5—8位同学,学生是否进步,是对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质量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3.选修课程。初中物理组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有相对完善的选修课课程,目前开设的课程有《小升初物理衔接教程》、《初高中物理衔接教程》、《生活与物理》、《初中物理趣味实验》等。

4.活动类课程。

三特色课堂

1.重视跨学科实践。

2.编制学练案。

3.“双减政策”下多元化的作业布置。

四教师成长

1.骨干班学习。选拔组内优秀青年教师参加每届为期两年的学校的骨干班学习。老师们赴北大、北师大、吉林大学、苏州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师大、华师大等著名学府进行学习深造。

2.积极进行课题研究。目前成功结题的市级课题1个,江宁区个人课题4个。

3.组织教师参加赛课活动。2020年桑小妹老师获南京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2022年万志成老师获南京市综合实践优质课评比二等奖,2020年宋海东老师获高中实验教学说课一等奖,2021年获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技能比赛二等奖。

4.学科荣誉称号。近3年来,有1人评为南京市学科带头人,3人评为江宁区学科带头人,1人评为江宁区优秀青年教师。

五取得成绩

1.承办活动。近3年来,初中物理组承办2次南京市物理教研活动、6次江宁区物理教研活动,参与录制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10节。

2.教师获奖。近三年来,有1人评为南京市学科带头人,3人评为江宁区学科带头人,1人评为江宁区优秀青年教师。江宁区举办的“学课标,用课标”知识竞赛中物理组12人获得一等奖。南京市优质课大赛1人获一等奖、1人获二等奖,南京市初中物理教师基本大赛1人获一等奖,1人获南京市实验教学说课一等奖;1人获南京市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技能比赛二等奖。

3.特长生课程结硕果。2020年9人被录取西安交大少年班,2021年5人被录取,2022年4人被录取,2023年8人被录取,人数均位居江苏省前茅。参加南京市物理学会组织的随园杯物理竞赛中,2020年1人获特等奖,27人获一等奖;2021年3人获特等奖,33人获一等奖;2022年1人获特等奖,31人获一等奖;2023年1人获特等奖,29人获一等奖。在南京市获奖人数的前列。在高中特长生录取中,与物理、科技相关的录取人数较多。

今后,初中教研组将继续抓好抓紧教研工作,作为深入开展课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开创教研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