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1校内第4次教研活动
[ 发布时间 ] 2023-10-11 00:00:00    [ 点击次数 ] 7993
浏览字号:

聚焦“大单元”  深研“新”教学

——初中历史组建校20周年课堂教学展示暨教学开放日活动纪实

花开满庭芳,秋风送微凉。在南师附中江宁分校20周年校庆活动之际,为深入推进新课标的学习与实践,落实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单元教学”,展示附中分校初中历史组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大单元”教学方面的教学研究成果,推动校内外教师们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的更新,2023年10月11日上午在附中分校举办了初中历史校庆课堂教学展示暨教学开放日活动

首先,徐婷艳老师在初三12班开设了《走向近代》的大单元教学展示课。徐老师从课标解读、知识架构、时空定位和重点突破等四个维度重新架构了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知识内容,用大单元的思维从根本原因、精神动力、经济需求等方面阐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必要条件。课堂上徐老师利用“学习任务单”,用主问题和问题串的形式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充分讨论中自己动手进行完善“走向近代重大历史事件”时间轴、完成“西欧经济和社会新变化”结构图、绘制“新航路开辟”航线图和三角贸易简易行程示意图等学习活动。寻找“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掠夺”等学习内容之间的关联,最终对“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条件”这个大概念有更深深入的升华。课程进展流畅,学生课堂参与度高,课堂精彩有效,给广大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聆听与学习,不仅是智慧的碰撞,更是新思路的启迪。在课例展示之后,听课老师感受颇丰,纷纷畅所欲言。禄口中学的徐老师说这节课帮她打开了一个新思路,她意识到要重视大单元教学的思路,备课时就要思考如何将单元内的各知识串联起来,帮助学生建立单元知识体系。上元中学的余老师从本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唯物史观概念的解读中反思七年级的课程,认为在七年级的时候就让学生对唯物史观相关概念开始了解,到了九年级他们的认知程度肯定会更高。禄口中学的陈老师说徐老师的板书与课件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将本课重大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历史逻辑很好的体现了出来,促进了学生对本课大概念的深入思考。上坊中学的王校长又从初高中衔接的角度重新解读了这节课的意义,她认为初中历史教学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历史学科思维的培养,而大单元教学的方式非常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的培育。尤其在大单元教学中通过主问题和问题串来突破重难点,通过活动来建立体系,这些方法都非常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的培养。

最后,在场的各位老师又有幸聆听了教研室王必闩主任的讲座。王主任主要讲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思考,但是幽默的他从听一节高中政治课为引子,告诉我们要多听多看多思多想,不断开阔视野,正如他说,“走出家世界才是世界,走不出家,家就是世界”!
  王主任主要从研读课程标准,了解命题走向,给予教学建议三大方面展开今天的讲座。他认为作为一名教师,课标就是抓手,是教学的依据,要反复读,反复推敲,不断领悟其精髓以推动教学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只是低头拉车,还要抬头看天,了解命题走向,一方面“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引领学生,有效实现核心素养。作为一名教师,要做好“问”、“道”、“省”,问是学之始,通过设问、追问、解问,不断提升学生兴趣;道是教之本,不仅要告知学生是什么,还要告知为什么以及具有批判精神,将最新最前沿的观点呈现出来。省是课之魂,通过自省、他省、悟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最后王主任让我们再次明确了一节优质课应该具备的五要素,我们也将以不断追求“目标明确、设计新颖、方法恰当、状态饱满、评价多元”这五要素,把自己的课堂打造成“娓娓道来、层次追问、环环相扣、浅入深出、触及心灵”的理想课堂。

教才会深入理解,研才能拓展思路。借着此次20周年校庆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之际,分校迎来了众多教育教学的同行人,大家热烈的交流,潜心的学习,深研大单元教学理念,为以大单元教学为抓手,促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而不懈努力。“独行快而众行远,独学寡而众学乐”,希望以后我们能有更多的共学共研平台与机会!

(刘妍妍、张晓明老师供稿)

1697278900369854.jpg

区教研员听课中

1697278900423723.jpg

徐婷艳老师授课中

1697278900308630.jpg

听课的老师们

1697279053518561.jpg

1697279053838044.jpg

评课交流现场

1697279053772405.jpg

王必闩老师讲座交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