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精彩纷呈 德育路上静待花开 ——初中部公开主题班会《习惯养成从哪开始》
[ 发布时间 ] 2021-10-18 00:00:00    [ 点击次数 ] 10514
浏览字号:

10月18日初中部举办公开主题班会展示活动,全体班主任和德育团队老师齐聚西办二楼多功能厅参与主题公开班会课《习惯养成从哪开始》听课活动,本次班会课展示活动由初一21班承办

1.jpg

2.JPG

初一的新同学更需注重行为习惯的培养卢瑞华曾经说过:在中国,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我们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

班会课由班长陶可欣主持,上课前进行了分组,每一组从习惯养成的各个层面做了讨论和准备。

3.JPG

4.JPG

5.JPG

6.JPG

第一组,一个人的精神风貌从仪表开始,如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呢,候轶昊组用快板的方式进行了朗朗上口的表演,让大家记住精神风貌的重要。

第二组,如何养成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的习惯,袁隽皓等同学通过小品表演的方式进行了诠释。

第三组,通过讲“静”的故事,让我们明白“静”的重要,让同学们在聆听中感动,在感动中感悟。

第四组,刘雨菲同学给大家准备了一份问卷调查,在调查中明白如何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接着,班主任夏永红老师给大家解释何为“梦想”,这是一种好的思维习惯,在有好的思维习惯支撑下才能有好的行为习惯。让大家养成习惯从拥有梦想开始。而习惯养成贵在坚持,并让同学们进行了习惯养成监督卡的填写。

班会在班歌《真心英雄》中结束,每个人只要拥有梦想,并持之以恒的执行,那么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真心英雄。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主题班会就是解决问题的,不要惧怕风浪。敢于在每一个起风的日子翩然起舞,既是一种心态,又是一种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一以贯之,久久为攻的做好育人工作。

 

 

课后,各年级组组织班主任又进行听课后的评课活动。

初一年级老师点评

今天观摩了夏老师的班会公开课《习惯养成从哪开始》,班会主题是很传统的主题,也非常符合起始年级这个阶段的德育。我们有以下两个感想:

一、有一个高位引领的设计感。本次主题班会设计感很好,从形式上就能够感知到班级整个团队的设计理念——让学生走到舞台中间。学生们今天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主持人的机制娴熟绝不是用一天、两天培训出来的,一定源于平时点点滴滴,能够想象到班级里正是拥有着学生自主管理的程序体制,才会让孩子们锻炼的如此充分。

     所有环节衔接自然,同学们表演认真专注。从组织形式上看就是一个养成好习惯的优质素材。支持的同学不断的展示自己尊重他人的好习惯;快板书和情景表演的同学认真负责的完成自己的表演任务,这也是一种难得好习惯;同学们的坐在下面有序参与,礼貌聆听,处处体现观赏之礼的实际践行。

      二、思维与行为的论证。如果说前面孩子们的呈现是预热,那么班主任的出场则是点燃。点燃激情,点燃梦想。夏老师把行为习惯养成与梦想的树立与追逐建立了连接。不断的告诉学生思维与行为之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这个思维逻辑即抬升了班会的主旨,为孩子们打开一个全新的思索空间。从一个二维的是什么?怎么做?一步跨越到三维的思索空间,我们为什么这么做。

     初二年级老师点评

《习惯养成从哪开始》主题班会,围绕“习惯”展开设计、安排整个教学活动,全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班会课的育人功能根植于学生的生活实践,引导学生习惯成自然。
    1.主题选择具有针对性、时效性。
    习惯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永恒话题,习惯的养成对于初一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一话题符合初一学情,有探讨的价值与意义。好的习惯受益终生,好的习惯需要反复强调,好的习惯需要身体力行。本节班会课针对学生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教学,针对性、实效性、教育性强。
    2.结构设计具有层次性、多样性。
    本节班会课通过小组活动贯穿课堂,充分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四个小组学生分别用快板、诗歌、哑剧、故事、现场调查的形式展现发生在身边的习惯,其他学生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整个流程内容清晰、环环相扣,最后班主任总结及寄语,情感不断升华。
    3.情境设置具有真实性、生活化。
    导入部分选择了江苏警官学院的开学典礼的视频,具有震撼的力量,生活化的真实图景让人耳目一新。教学过程选用的素材全部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最后用班级班歌,学生合唱的方式结束班会课。因为生活化、真实的情境,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有话可说,形成良好的互动与氛围。

 

初三年级点评

《习惯养成从哪开始》主题班会,围绕“学习习惯养成”设计、安排整个活动过程,全程体现了在实践中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要不断身体力行,使习惯成自然的培养和教育。

一、主题选择有针对性、实效性。

    “习惯养成”永远是一个不过时的话题,在青少年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孩子可以受益终身。“习惯养成”是一种习惯,但更是一种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的教育。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一切都是应该的,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的孩子将是危险的。基于此,夏老师选择了《习惯养成从哪开始》这一主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且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

二、情境设置真实、有效。

    这节课,老师安排了小组,每个小组的汇报都是不同个侧面的习惯养成。生活卫生习惯、学习习惯调查、学习习惯养成故事,习惯养成儿歌等,让学生的习惯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形成,在无意识状态中形成,达到了预期目的。

三、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有层次性。

    本次班会活动表现形式丰富:看视屏、讲故事、现场调查、打快板、唱班歌等,而且在过程的安排上有层次性。

四、充分放手给学生,活动开展规范、有序。

这节班会活动安排有序,一环紧扣一环,真正做到了教师是倾听者,点拨者,学生是主体。整个过程是学生主持、全员参与的过程,是学生真实的思想内化与生成的过程。  

 

撰稿:夏永红

校对:王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