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低语组青年教师基本功赛课活动
三尺讲台演绎千峰竞秀,一方课堂勾勒九曲回肠。5月8日下午,南京东南实验学校低年级语文组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在多功能厅举行。副校长张建忠老师、教研组长王丽云老师、备课组长邢文秀老师、罗静老师、资深语文教师张燕老师担任评委,低语组10位青年教师以《美丽的武夷山》课文为题,展开无生演课竞技。在没有真实学生的特殊课堂里,教师们通过精妙的诵读设计、灵动的互动预设,让武夷山水在"无生"之境中焕发蓬勃生机。
比赛分为三个环节,首先展示青年教师的粉笔字书写,在一个小黑板上写好古诗,放在前台,评委根据书写打分;接着是朗读课文;最后进入最精彩的环节——无生演课。10位教师围绕北师大版《美丽的武夷山》展开教学竞技,以多元视角解读文本,于无生试讲中尽显教育智慧。每一个环节老师们都非常认真,发挥出色。李文睿老师读到“山势险峻”时嗓音陡然高昂,手掌如刀劈般展现峰峦陡峭;夏书涵老师描述“溪水清澈”时声线清亮婉转;最妙的是王罗娜模拟学生朗读环节,她忽而侧耳倾听、忽而点头微笑,仿佛真有童声在课堂回荡;闻佩瑾老师的板书设计令评委眼前一亮,她以板贴构建“立体武夷”,层次分明,主题鲜明;吴春梅老师在教学中逐步渗透山的特点,从朗读中体会;缪美芹老师注重课文的朗读,设计问题巧妙,层层递进。黄怡老师教态亲切,眼神、手势营造了热烈的课堂气氛;周细老师设计开放性的问题,体验了思维训练的层次性。
赛后,张建忠老师动情点评:“无生演课是教学艺术的‘见山不是山’。选手们用期待的眼神创造‘虚拟生成’,用停顿的留白孕育‘思维火花’,这曲‘空谷足音’让我们听到了教育的回响。”王丽云老师总结道:"十节课恰似武夷三十六峰——武昀老师善‘思辨’似玉女峰亭亭玉立,周细老师品‘诗意’若九曲溪润物无声。青年教师们准确把握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特点,在语言训练中培育文化自信,这正是新课标精神的生动实践。”
此次青年教师赛课犹如一曲教育的“九曲棹歌”——虽无学生列坐,却有千帆竞发。当青年教师们在空荡的教室里依然倾注满腔热忱,教育的真谛已不言自明:心中有学生,处处是课堂。那些播种的语文种子,终将在真实的春天里长成参天碧树。
撰稿人:陶天慧
审核人:王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