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教科研秣陵片主题活动纪实
2021年11月24日上午,在初冬的暖阳中,江宁区教科研秣陵片以“少教多学理念下学生成长型思维的培养”为主题的语文学科活动,在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小学部如期举行。此次活动由来自附中分校小学部、滨河实验小学、陶吴小学、清水亭学校小学部四所学校的五位老师带来了四节高质量的研究课和一次精彩的主题讲座,活动分为三个部分,即公开课展示、主题讲座和集中研讨。活动由秣陵片片长靳蕾主任主持,本片的十一所兄弟学校均安排了语文学科的骨干老师参加了学习。
活动的第一项是四位老师精彩的课堂展示。
附中分校小学部的贾迪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上册中的《只有一个地球》,贾老师紧扣单元要素——抓关键句,从关键句出发进行教学。在教学活动中用三个研学活动展开,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如果我们在课堂中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让学生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思维,对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往往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贾老师课堂中的问题设计及很精准,落实“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个结论是如何一步一步达成的,激发学生探索欲望来达成教学目标。
来自滨河实验小学的朱玲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上册中的《王戎不取道旁李》,朱老师教学目标定位准确,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灵活地抓住学生的生成,把文言文教学的"趣"体现出来。板书用简笔画和贴画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演中领会古文的意义,领会王戎这一人物形象。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也较强,整堂课与学生的互动协调,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热情。并能够落实双减政策之下的课堂要求,留有一定的时间结合《补充习题》,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训练。
清水亭学校小学部的熊涵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这是苏轼所写的一则故事,熊老师真的像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无论是引导、指导、范读都感情饱满,耐心细致指导,把学生引入了故事之中,仿佛身临其境。课堂上老师立足于基础,设置多层次的读,还有学生的即时评价,很好的践行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多角度讲故事环节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课后学生还在讨论我是谁,我想怎么讲这个故事,看来学生也是意犹未尽啊。
陶吴小学的王玥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上册中的《美丽的小兴安岭》,王老师教学设计层次清晰,先整体感知,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再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通过“春天的小兴安岭”一段的教学,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圈景物,谈感受,感情朗读。再将这样的学法迁移到“夏天的小兴安岭”一段,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对文中关键词语的理解,王老师处理得很有层次: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然后通过音响、图片、动图、做动作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精准理解,最后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王老师的教学语言精炼简洁,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有创设情境的铺垫语言,有准确到位,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让人如沐春风,师生沉浸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之中。
四节研究课之后,是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小学部的张建忠主任所做的主题讲座《少教多学理念下学生成长型思维的培养》。张老师用了一节课的时间,一方面,结合丰富的材料向与会老师简要介绍了附中分校这几年对“少教多学”进行深度实践的历程,另一方面,他还向老师们择要介绍和展示了他们学校以省级重点资助课题为抓手,在少教多学理念指导下对学生成长型思维培养的最新研究实践和取得的部分成果。这一内容丰厚、高屋建瓴的精彩讲座,让人不禁感叹附中分校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一直锐意创新、勇立潮头的可贵探索精神和华丽风采。
讲座结束后,靳蕾主任组织来自十一所学校的全体与会老师,对今天的几节课进行了真诚、热烈的评议,老师们准备充分,发言踊跃,在评议的过程中进行了精彩的思维碰撞。
此次的秣陵教科研片活动,让所有的参会老师收获满满,大家都期待着下一次活动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