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法治第二课堂”走进江宁分校
为切实增强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丰富“双减”政策下学生的“课后两小时”,提升青少年作为全面依法治国“小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让民法典真正走到青少年身边、走进青少年心里,省委政法委、省高院、省法宣办、省教育厅、省法学会和省广电总台共同策划了《法治第二课堂》系列活动。该活动以别具一格的课堂形式,为师生家长带来沉浸式普法新体验,引发了社会的热烈讨论。
11月24日下午,江苏城市频道、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走进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共同承办了“法治第二课堂”的第二期活动。江苏城市频道主持人亚冰与江宁开发区法院民二庭法官助理徐璐璐作为串讲人,围绕同学们自编自导自演的《家有儿女新编》,带领现场的学生、家长及老师,一起沉浸式学法。活动同步进行网络直播,累计观看量达20万人次。
“谁动了刘星的压岁钱”“从天而降的账单竟是为了它”“就连学霸小雪也没逃过的骗局”,经过同学们创意改编的三幕剧情,相对应的就是未成年人在生活中最容易碰到的关于财产权利、电信诈骗的问题。这些问题看似日常,但都涉及到未成年人的切身权利。
在看剧学法的过程中,同学和家长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法官将这些散见在新施行的《民法典》中涉及未成年人的相关知识点,用简明扼要、生动活泼的语言进行提炼和梳理,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学习到了很多实用的法律知识。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小学部校长朱国军表示,法治第二课堂干货满满、笑声不断、掌声不断,本次法治课堂以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讲授民法典中关于未成年人财产权利的知识,会让孩子们受益匪浅。
江宁开发区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夏志阳表示,法治第二课堂的成功开课,为法治实践教育、法治教育体系的不断优化提供更好的实践经验。法院作为法治教育体系的一员责无旁贷,欢迎老师同学家长们为法院出题,江开法院将努力提供更加优质的普法服务。
家长现场感言:
家长1——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治理能力的重要措施,开展法律知识普及,培养孩子们树立法治思维,播种下法治之树的种子。这件事情正当其时,非常有意义!
学生参加活动后的感受:
生动、多样的普法形式激发了小学生的学法热情,在“听、说、读、践”四位一体的亲身体验中学习法律知识。如同他们在作文中写到的那样:“要做一个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新时代好少年!”
撰稿:潘虹
校对:何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