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9日,沈君君老师在科学教室4开展了一节组内教研课,课题为《风向和风力》。本节课是三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天气》中的一课。“风力和风向”为天气要素“风”的两个关键特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师旨在引导学生认识风向标和风速仪的原理及其使用方法,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生活中正确使用科学仪器。
导入环节,教师从学生熟知的天气预报入手,引导学生得出“风向和风力”这两个概念。在研究了风向和风力的意义之后,教师介绍了简易风向风速仪。孩子们对照图示自行组装了风向风速仪。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分析了仪器的各项结构和功能。本节课的重点环节是师生通过对比实验共同探究了风向标“箭头”和“风阻片”的选择原理。在此环节中,孩子们提出了自己的假设,出现了各种不一样的想法。对于这些不同的假设,孩子们展开了探究。此环节设置了六组对照,孩子们在自行预测实验结果后,迫不及待地通过实验来逐一验证。当孩子们发现自己的假设和实验结果不相符时,他们有了更大的兴趣来进行下一个实验。最终,通过六组对照实验的结果分析,孩子们自行总结出了“箭头”和“风阻片”的选择原理。这样自行得出结论的过程,孩子们受益匪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对风向风速仪这个仪器的结构及其内在制作原理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大家通过这节教研课,对科学仪器使用类课型的教学设计有了新的认识和想法。为了使每一节科学课都能高效开展,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会坚持不懈地研究更加合理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撰稿人:张云云
审 核:杨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