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语文教研组
浙大归来话成长:许玲玉老师第五期骨干班学习心得分享
[ 发布时间 ] 2025年03月17日    [ 点击次数 ] 384
浏览字号:


2025年3月13日,我校教研组开展了一次意义非凡的教研活动。此次活动聚焦于教育前沿与教学创新,许玲玉老师为全体教研组成员分享第五期骨干班在浙江大学的学习心得。

“指路靠别人,走路靠自己”。分享之初,许玲玉老师指出在教师的专业发展旅程中,存在着三条关键路径,它们如同三股强大的力量,共同推动着教师不断成长与进步。这三大路径分别是重要他人的引领、关键事件的磨砺以及自我奋斗的坚持。

浙大学习之旅从一场“大餐”开始,浙江省特级教师,省教育厅教研员沈启正老师以“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育常识——激发学生成长内驱力的教育智慧例析”专题进行分享。教育的常识其实就是人性常识,沈老师分享了六条教育常识,分别是: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等待成长也是教育环节,教育在演和看之中展开,严厉也是教育的重要手段,留下成长痕迹才是好课,教育应宽大审慎和温暖。许玲玉老师指出,对学生的错误、挫折、退步有充分的容纳,并把此容纳转化为发展促进人的力量。宽大之中有审慎的态度相伴,将研究的意识、态度和方式渗透于教育的全过程。温暖的教育是有仁爱之心的教育,是充满了温暖的教育。

在当下教育领域,技术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强力助推器。借助在线课程平台,教师能随时汲取前沿教育理念,拓宽知识边界;智能教学工具如互动白板、学习分析软件,不仅革新教学方式,还能精准把握学生学习动态,实现个性化教学。此外,教育技术社区为教师提供交流空间,分享经验、探讨难题,加速专业成长。技术全方位赋能,让教师在教育之路上不断突破自我。许老师以自己使用最新技术的献身说法,指出智慧教育与未来学习为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教师应积极拥抱技术,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交流环节,教研组成员们积极发言,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就如何将浙大学到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展开了热烈讨论。最后,魏澄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强调要以此次分享为契机,将从浙大汲取的精华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教研组活动,不仅让老师们领略了浙江大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更为我校的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