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分析思维进阶培养”集体备课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标要求,推进思维型课堂建设,4月18日上午第一、二节课,小学科学组在科学教室1开展了以“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分析思维进阶培养”为主题的集体备课活动。本次活动由周陈子昂老师主持,全体科学教师积极参与,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创新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活动伊始,主备人周陈子昂老师系统阐述了“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理念。他强调,现代科学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将内隐的思维活动显性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展现自己的思考过程。这一理念得到了在场教师的高度认同。
在备课环节,周老师以《水里的植物》和《水遇冷以后》两个典型课例展开深入分析。针对《水里的植物》这一主题,备课组探讨了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水生植物的特殊结构,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其适应水生环境的特点。周老师特别指出,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前概念,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链,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在《水遇冷以后》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们重点讨论了如何创新教学材料,设计互动环节。通过设计“水的三态变化”系列实验,让学生亲身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从而理解物态变化的本质。备课组还特别强调要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解释“为什么冬天水管会冻裂”等生活现象,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
在研讨环节,教师们踊跃发言,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大家一致认为,要注重教学策略的创新运用,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思维导图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真正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此次集体备课活动研讨气氛热烈。通过深入交流,教师们对如何在科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让科学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沃土。
相信在全体科学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科学教育必将迈上新台阶,学生们也将在生动有趣的科学课堂中收获知识、发展思维、提升素养。
撰稿人:周陈子昂
审核人:吕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