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校本研修
附中分校小学部2024年度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 发布时间 ] 2024年12月02日    [ 点击次数 ] 2463
浏览字号:

校本教研工作是学校当前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教研方法的重要途径,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校紧紧围绕教育教学实际,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质量为核心目标,深入开展校本研修工作。通过精心规划、积极组织、扎实推进,力求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校本研修的平台上汲取养分,实现自我蜕变,进而为学生提供更优质、更贴合时代需求的教育服务。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一直在继续致力于校本教研的向纵深发展,首先紧紧抓住“少教多学,共生课堂”这个核心工作,以单元整体教学为抓手来促进学科思维化教学;学科融合教学在全学科自主选择融合的基础上,积极实践,主动反思;我们以“成长型思维”相关的省级科研课题为引领,致力提高师生成长型思维品质。其次是“练”的实施坚持分层:分层作业、分层辅导和学练案的分层设计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但我们也看到,随着学校招生政策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变化,学生的层次在变得更加丰富,如何更为有效地实施差异化教学,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年轻老师虽然越来越多,但想让老师们教育教学理念都能与时俱进,勇于迎接挑战,却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如何更好地落实思维化教学,是我们后续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要用实际行动来回答的重要命题;如何对照新课标要求用好新教材,我们需要沉下心来深入去研究和实践;“双减”相关要求的常态化落实,已使得教育生态发生质的改变,面对这些变化和挑战,我们在校本教研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 现总结如下: 

 

一、教学改革:以单元整体教学研究促思维化课堂建设

(1)找准方向。

教学改革,我们永远在路上。本学期,经过深思熟虑,小学部各学科都以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作为新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因为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对于推进“思维化教学”有明显的优势,原因是“思维化教学”的几个关键点,单元整体教学都能使其得到更好地落实。关键点1:“好问题”。有较大的覆盖面,以一问抵多问的好问题,是单元整体教学进行整合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是一个重要路径。关键点2:“留白”。在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路之下,因为有了前面例子的导引,因为整合之后会更加精炼,就使得课堂“留白”的时间和空间更加广阔,让学生能更多地实现“浸润式”的自主思考、学习和探索。关键点3:“由多到少”和“由少到多”。单元整体教学的一个基本方向就是“由多到少”,将原本冗长、呆板和沉重的课堂教学通过“整体架构”进行“瘦身”,实现“由多到少”。当单元整体教学施行一段时间之后,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能力、基本素养和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不断提升,继续发展下来,就会自然进入“由少到多”的境界。关键点4:“高站位”。单元整体教学就是在最基本、最前沿的教学实践面上,引导和要求老师,必须要整体思维,必须要提高站位才能更有效、更精准地把握教学的内涵和方向,提升教学的质效。

2)课例导引。

单元整体教学是新课标、新理念所倡导的,不少学科都将单元整体教学列为集体备课的重要抓手。以语文学科为例,他们结合学科的特点,不仅借助单元整体教学这个主题来凝聚教学合力,提升课堂质量,还以先行的课例作为重要抓手(即让上备课组公开课的老师,提前一点上要备的课,组内老师去听过课后再集备),这样的举措使集体备课更加走实、走深,也让老师们对集体备课眼前一亮,参加集备的兴趣要浓的多,收获也大了不少。

3)全区展示。

2024年4月10日,以“素养立意下,单元整体教学研究与探索”为主题的江宁区小学语文教研活动在小学部举行,来自全区各小学的近百位语文骨干老师参加了活动。活动中, 我校的三位老师上了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研究的三节示范课,一位老师作了主题讲座。讲座的老师特别剖析了这三节课中是如何体现思维化教学的。区语文教研员在总结点评时,赞誉我们的这种教学实践符合“双新”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思考有深度,走在了全区的前列。

202464,我校又承办了区教育科室的单元整体教学的应然样态”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我校老师开设了一节语文课,一节数学课,并作了一个单元整体教学的样态初探主题讲座。这是对一学期以来,我们在单元整体教学方面丰富的实践和研究的有一次展示,同样受到了与会专家和老师比较普遍的的肯定和表扬。

2024年11月22日,我校面向全区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教学开放日活动,各科教师打破传统单篇教学的局限,以单元为单元进行系统规划与教学展示。此次课堂教学对外展示活动,不仅是学校教学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学校与外界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通过展示,学校收获了更多的认可与支持,也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学习机会,激励他们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教师发展:内外联动,形式丰富,多维推进

1)主张引领深研究。

为了让“少教多学 共生课堂”教学主张融入教学实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和优化本学科的教学主张,引领全组老师从丰富的教学实践中提炼出有校本特色的适当的学科主张,小学部开展了基于“学科主张”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本次活动由特带优骨干教师执教,以学科主张作为指导进行教学设计,教研组认真组织磨课,力争在教学课例中体现本学科相关的教学追求。展示的22节课中,老师们在课前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特色,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展示课结束,上课老师在组内分享执教时的设计思路和反思,教研组长带领老师们一起聚焦学科主张进行研讨,进一步探索如何赋能新课堂,从而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2)读书笔记激内驱。

学校引导青年教师们保持学习之心,督促老师们每周读书,撰写读书笔记,定期检查反馈,激发主动发展的内驱力。

3)丰富比赛磨内功。

为了给青年教师搭建锻炼自我、展示风采的舞台,督促青年教师磨炼内功,5月,小学部举行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根据学科特点,进行三项以上的基本功比赛。张蜀江副书记、朱国军校长等行政、骨干担任评委。在无生演课竞赛中青年教师们能准确把握教材的内容和重难点,展现出了一堂堂生动有趣的课堂。他们还充分展示了不同学科的专业技能,技能学科老师“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他们各显其能,彰显不同风采,充分展示了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

11月,举行了青年教师赛课活动,人人参与赛课,本次赛课活动涵盖了多个学科,参赛的青年教师们个个精神饱满、准备充分。他们深入研究教材教法,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力求在课堂上展现出自己的教学风格与专业素养。学科组全体教师参与观摩学习此次活动,营造了教师互相学习、互相钻研、共同成长的良好教研氛围。

4)内外名师来指引。

江宁区朱国军名师工作室自揭牌以来,致力打造研修平台,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本学期陆续开展了课堂教学研讨、读书沙龙、专家讲座等系列活动,江宁区教研室戴厚祥主任还亲临指导,工作室成员及校内青年教师在切磋探讨中迸发无限思维火花,收获了更多专业发展的勇气与信心。

本学期,学校聘请了语文特级教师刘志春和刘军老师作为校外督导专家,来指导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我们充分利用这个资源,刘志春老师侧重指导中高年级,每周周一、周三上午,都是先请他听三节课,然后集中点评指导,对应科组老师参加学习,老师们很有收益。刘军老师侧重指导低年段老师,她不仅听课、评课,还亲自上示范课,或引进校外高水平的优质课,让老师们在校园里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培训资源。另外,我们还请专家指导了片、区赛课和区里的作文教学模拟课堂比赛,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落实“双减”双向发力,紧抓常规,督辅结合

1教师方面。学校组织督导专家常态督导备课组活动,对备课组活动进行指导,提升备课质量。本学期教导处组织组长和骨干教师对备课、听课、学生作业等作3次专项检查,关注细节,从教案撰写到二备和反思,从听课过程的记录到边评和总评,从作业封面填写到学生书写、教师批改,均作详细检查反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跟进解决。

2学生方面。为树立全员绿色质量意识,落实“双减”相关要求。严格落实作业管理规定,实行三级作业监控制度,加强作业研讨,提高作业质量,减轻学业负担,向课堂要质量。本学期,教导处定期抽查各班作业记录本,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各班作业布置情况。各年级利用周五选修开展提优辅差工作,五六年级充分利用放学后的个辅时间,对学生开展针对性帮扶和指导

.衔接课程:向上生长,向下扎根,促成一体

从五月中下旬开始,在初中部的大力帮助下,我们连续用了三周的时间,从日常课务中抽出专门的课时安排,在六年级实施衔接课程。衔接课程内容非常丰富:首先每个班语、数、英学科都有中学骨干老师来上了两节趣味横生的衔接课;其次,全体六年级同学都到报告厅听了有关于生物、历史和地理学科三场精彩的报告;第三,我们还抽时间中学老师团队,就小初衔接课程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如此接地气且深受受欢迎的衔接课程,使得六年级的孩子们对即将到来的中学学习生活提前有了许多直观的了解,激发了他们对中学学习生活的向往,也缓解了少部分同学紧张的心理。衔接课程是一场及时雨,一定会助力孩子们的中学学习生活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在此感谢中学部的大力支持,感谢中学部老师的辛勤付出。

此外,我们还积极配合幼儿园,组织了幼小衔接活动。幼儿园举行的幼小衔接同课异构的活动非常精彩,在使得幼儿对小学生活有了些了解之外,也让我们小学的老师对幼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极大地有助于一年级起始的零起点教学落到实处。在此,感谢幼儿园给我的老师提供的学习机会。

如此向上生长,向下扎根的衔接课程,打通了一体化、立体化课程的关键节点,对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一定大有裨益。

拓宽队伍建设路径  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小学部立足江宁区“德育名师工作室”,以江苏省“十四五”规划课题《全景德育:新时代小学协同育人实践路径探索》为引领,每月组织“蒲公英之约”沙龙活动,每周进行校级主题班会开放,期末开展专题德育研讨活动。拟定小学部班主任“台阶式培训计划”,市、区级德育荣誉获得者开展“青蓝结对”,每人结对1-2名青年(薄弱)班主任,采用读书交流、班会观摩、案例研究、资源分享、主题报告、共同写作等多种形式,加强成员之间的交流,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优势,互学共长。利用班主任工作室平台,与区、市级工作室开展联合研讨活动,为骨干班主任的成长创造交流展示的机会。本学期小学部参加江宁分校基本功比赛活动,7人获得综合一等奖,推荐到江宁区参赛,获奖人数在各学部中位列第一。2名班主任经过选拔进入江宁区优秀青年班主任培训班。

10月份,教师骨干班汇报活动在小学部各教研组陆续举行。汇报课活动之前,小学部教导处布置上课要求:骨干教师认真准备,提前磨课,教研组全体教师参与听评课活动。在汇报课活动中,骨干班学员们能紧扣教材内容,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大胆质疑,充分展现了骨干教师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创新的教学理念。汇报课结束后,在听评课活动中,骨干班教师们通过听取其他教师的评课意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全面反思,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

 

今后,我校将乘着校本教研的东风,秉承开拓的精神、实干的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践行“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的思想,守正创新,顺其自然,以期成就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不断推进学校内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