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风采
校友风采
国际部校友访谈(一) 马楠: 从国际部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走一条平凡的但不平凡的圆梦之路!
[ 发布时间 ] 2022年09月16日    [ 点击次数 ] 9228
浏览字号:





{校友介绍}

马楠,国际部2013届中澳班毕业生

美国藤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博士在读-2023全额奖学金

宾夕法尼亚大学环境建筑与设计实验室建筑科学研究员

2015年获得澳洲墨尔本大学环境学士学位

2017年获得澳洲墨尔本大学建筑硕士学位

主要研究以人舒适和健康为基准的建造环境分析和数据驱动建模,室内空气监测及通风控制等相关的建筑技术科学研究

多次在国际知名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

获批中国国家专利1

曾在墨尔本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和多领域科研学者合作多个科研项目,参与多项建筑设计与能耗分析

 

马楠宾大个人简历可点击浏览:https://www.design.upenn.edu/architecture/graduate/people/nan-nancy-ma

 

 

1、 你大学本科专业学习哪些课程?专业难度如何?大学应该怎样去学习和生活?


建筑是人类离不开居所,我们90%的时间都生活在建筑师设计的房子里,或者是从一个建筑到另一个建筑的路上。建筑学,实际上,已经与人舒适性和健康息息相关了。墨尔本大学的教育围绕建筑学核心知识,倡导学科交叉,鼓励学生成为深层次跨学科研究导向型人才,教育学生建筑设计不是瞬间灵感而是长期逻辑思维能力的格局。于是,我在本科阶段学习了建筑历史,建筑设计,城市发展规划,建筑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我努力感悟做建筑的责任与魅力,像我们熟悉的X-Y坐标,要想具备别人不具备的能力和潜力,我们的知识既要有X轴的广度又要有Y轴的深度。

很多人认为建筑学就是艺术和哲学,突破地去想象什么是空间,以为会画画和丰富的空间就是建筑学的全部了。但其实不是,一个好的设计需要做大量相关的research,给自己的设计定个位。Studio几乎是占据了绝大多数建筑学生的学习时间,强度高、时间短、压力大。不合理的时间管理和对自己设计近乎完美的要求使得很多建筑学生不得不通宵熬夜出图。在这样的环境下,我接触和认识了许多优秀的人。从他们身上我学到很多,也看到一些我所不具备的品质。如果说这一路最值得感激的除了学校本身,还有在这里经历的困难,结识的牛人和教授。

马楠墨大访谈可点击浏览:

https://msd.unimelb.edu.au/study/discover/nan-mas-passion-for-research-takes-her-to-the-unites-states

 

 


2、 你本科在澳洲一年费用有哪些?大概多少人民币?在美国一年费用多少?


费用大部分主要是在学费上,基本可以花去15-20万,生活费差不多10万左右,所有费用正常在30万到35万人民币左右。美国常青藤本科或研究生学费大概35-50万人民币一年。

 

3、 你觉得国际部对你现在的发展有何帮助?


大概在中澳班一年半的时间是我这一整段旅程的开始和起点。懵懵懂懂的小女孩背起行囊去南京开始了离家的日子,从那时起回家的日子变可以掰着手指算清楚了。我热爱南师附中江宁分校的校园,好像是一个小小的城,让我渐渐独立起来。宿舍、教室,食堂、操场,简单但是充实的时光,好像之后的旅程再也没有那么纯粹了。国际部一年半的纯外语教学,让我渐渐融入了全英文学习环境专业英语课程里讲到的论文写作方法文献引用等等到现在我还受益。同时也为还没进入国外大学的同学们提供更多可以练习自己口语的机会。中澳班,给了我一个机会,一个让我踮起脚尖可以碰到梦想的机会。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国际部,给了我一个踏板,一个让我可以弹跳到更高的平台。


5-在纽约转个圈.jpg

 

4、 本科毕业,你为什么选择读研而没有就业?


我记得杨澜曾经说过,二十多岁你为自己做的决定,一定可以改变你的一生。这世界就是一拨人在日夜不停地奋斗,另一拨人起床后发现世界都变了。而小小的我,也希望能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继续深造,学习更多的知识,是我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之一,当我毕业的时候,我对这个世界的感悟也会与众不同。如果先就业再读书,可能失去了静下心来做学术的决心和信念。生活的层次深浅,最终是依靠自己去决定的。我想我的梦想和价值便是就算最终洗尽铅华,同样的生活,却有不一样的格局,同样的环境,却有不一样的素养。我坚信着,人生是一场公平的赛程,在时光轴这一端的你潜心修行、汲取更多知识,那一端就一定会有更好的人生在等着你。

 

5、 当你同时拿到剑桥大学、墨尔本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offer,你为何最终选择宾大


它们都是世界名校,是很多人的梦想和目标。在它们之中做个选择也是艰难的。墨尔本大学我呆了六年的时间,角色也从当年懵懂的学生变成了老师。这里的一切太熟悉,人、事物、模式,貌似我看不到在这里读博士会带来兴奋的东西和探索的热情了。宾大作为一所老牌名校,它拥有无数的重量级校友,其中就包括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股神巴菲特和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还有我们熟悉的建筑师梁思成和林徽因。宾大也作为教育界的老骨干,宾大为美国的高等教育立下了汗马功劳,培养出了一堆诺贝尔奖获得者、教育家、CEO。除了这些响当当的头衔,更多还是出于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和职业规划。人生的兴奋感就是在于不断的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剑桥大学的录取也让我兴奋,但是考虑英国和澳洲教育制度都是延续British,更多地还是想感受不一样的教育体系。大概还是为了大一许下的梦想,想去最好的常青藤看看牛人都是怎么读书的,想和牛人们一起奔跑。所以最后我选择了给我全额奖学金外加近二十万人民币一年生活费的宾大继续我的追梦之旅。



6、 美国的安全问题,经常听说美国不安全,你觉得美国治安怎样?出门在外安全有什么注意事项


宾大位于费城,费城城市区域分化很明显,很多贫困区,贫困区的犯罪率极高,所以来之前要做好调查然后尽量避免居住在不安全的区域。学校附近相对比较安全,有学校校警和警察24小时巡逻,也可以收到学校发的某某区域有违法事件请避开。如果晚上回家晚了担心安全,也可以找校警让他们送你回家。晚上尽量早一点回家别去黑人区尽量和小伙伴结伴而行

 

7、 能否和我们谈谈你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感受?


有很多的排名都说宾大的学业压力常位列于美国院校前列,真是一点都不假。有压力就有动力,也激励着我早起奋斗。宾大拥有大小20多座图书馆,每个图书馆都有自己的风格和故事。宾大和其他常青藤学校有馆际互借的合作,比如我看到的一本书是在哈佛大学,只用简单的在网上申请,最快的隔天就可以取到了。博士生还有自己的carrel,可以把书直接放到这里,方便及时查阅也不用担心书会被别人借走。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也很少让自己闲下来,恨不得把每个时间缝隙都填满,做一个高密度生活主义的人。学校的学习氛围,每个人加快行走的步伐,让我更加确信我想要一种未来,和美好有关,而美好的人生,从来都不会降临在稀薄的生命里,我能够做到的,就是别让生活冷清,每天激情满满地奋斗。我学建筑很多年,但是做科研不能只了解建筑。现在是一个跨学科的时代,不去了解多个领域是迟早要被淘汰的。我去计算机学院学编程,去医学院学流行病,去工学院学热动力学。。。我想把想学的还有机会能去的都学了,即使做一个多学科人才是困难的。但是如果没有穿越过漫漫黑暗,没有经历过磨难,就永远不会明白看到星光时的喜悦,也自然不会懂得黎明的意义。我向往这种热闹的生活,在灵魂里沸腾起来的声音,仿佛是一种能量,听起来特别踏实。

 

 

8、 你对学弟学妹们有哪些建议?


第一点,努力的意义是为了发掘自己的潜力。很久之前看到一篇文章《我奋斗了十八年才和你坐一起喝咖啡》。当我可以做一份工作每周可以赚500块的时候,那我就只有五百块的价值,那我接触的人也是和我差不多赚500块的;当我只会在餐厅里洗碗,我只有洗碗的价值,我的圈子也是在餐厅的劳动者;当我可以在学校里教书的时候,我有作为教师的价值,我结识的朋友也是学校的工作者;而当我可以把一件件我想做的事情做到了,学会了,我又有了新的价值所在。当我奢望着一些我还没有实现的梦想的时候,我就知道我必须去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拥有足够的价值去实现这样的愿望。这样循序渐进的努力,在我看来是人生应有的步骤,审视自我的能力与极限,成为更好的自己。有很多人都不再稀罕这样的品质,朋友圈里晒包包晒车子,却没有人说,“喂,我们晒晒努力吧”。

我想,这一生,与其有“父母的积蓄够我花一辈子”或者“家里的公司我可以继承”的心情,倒不如尝一下生活的滋味。努力的意义是为了让你看见原来自己还有这样的一面:可以跨越重重的荆棘,可以爆发出巨大的潜能,没有听从命运的安排,也成为这么优秀的人。

第二点,出国的意义是什么。有时看着学校里的中国留学生,有相当一部分人一直都在交中国朋友,玩中国的游戏,聊中国的音乐,辜负了一场异国的生活。我们能够幸运地来到外面的世界,付着高昂的学费,为什么要在自己的心里竖一面墙呢?我们黄皮肤塌鼻子的中国人,性格内敛谦卑,往往无法从自己的文化中一跃而起渗透到另一种文化里。可是既然向往外面的世界,也有了也可以踏上异国土地的能力,那就去开启新的认知吧。这种内心文化的交融当做一场海滩上的漫步,让隔阂的屏障慢慢拆,让文化的渗透慢慢来。

 

最后借一段网上很红的话,送给大家:

“很多人都会问我出国留学到底收获了什么?

我告诉你们:最重要的不是英语不是学历,对我而言就两样东西:

一是:把我放到任何国家,任何地方,都能生存下去的能力;

二是:一种名车豪宅也动摇不了我愿意每天坐公车去追求梦想不断向前的心态。

而我认为这两样足以让我受益终身

 

 

如欲了解马楠同学Nancy科研动向和互动,请扫下面的二维码,或浏览网页: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Nan_Ma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