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频道
朱国军名师工作室
专业引领 赋能成长
[ 发布时间 ] 2023年04月04日    [ 点击次数 ] 13387
浏览字号:


——记江宁区朱国军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

2023年4月3日,伴着盎然的春意,江宁区朱国军名师工作室开展了的常态研修活动,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和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小学部的青年骨干教师共同参与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分两个流程进行:工作室成员方亮秀老师和孙倩老师分别执教《面积的意义》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工作室主持人特级教师朱国军组织评课议课。

“什么是面?”“怎样理解面积的意义?”来自秣陵中心小学的方亮秀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下册《面积的意义》一课给了我们答案。上课伊始,方老师在屏幕上呈现了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和一条长1米的线段。“仔细看,1分米的线段动起来了!”一下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孩子们观察到线段变成了长方形,图形经历了一维空间到二维空间的跨越。在探究草地面积大小时,方老师设计了三次探究活动,层层递进,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具象、生动,学生们也在探究后的交流分享中充分地表达了各自的想法;老师及时的补充,适时的点拨,不仅丰富了学生对面积意义的理解,而且激发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整节课活力满满。

“和差问题学生并不陌生,有的学生已经会了,他们会的是什么?我们要教什么?”来自清水亭学校小学部的孙倩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一课给了我们方向。孙老师以收集建党百年纪念邮票的视频导入本课,直截了当地呈现例题,新授部分由两个层次的活动构成。第一次活动,孙老师请孩子们思考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写上方法后尝试画出线段图。之后,借助线段图回忆条件和问题,再次明晰画线段图的注意点。第二次活动,学生在呈现三种方法后,孙老师侧重指导学生联系线段图说清楚为什么,也为后面概括方法做了充分的铺垫。整节课,孙老师由扶到放,学生在老师的细致指导下,逐渐用规范简短的语言进行概括、分析,表达有理有据。练习部分,老师选取了三道典型题,由易到难逐层递进,而且将线段图解决问题进行了结构化整合,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朱国军校长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成源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想法。通过与自己执教时的设计作比较,成老师指出本课导入创意十足,老师设计了形式丰富的探究活动,在第一次探究时,老师故意设疑,意在强调线段只有长短;第二次探究,在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大小时,老师敏锐捕捉到典型的错例,通过追问“他在算什么”,引导学生区分周长和面积的不同,这是本课的亮点之一;第三次探究,在围篱笆时,老师引导学生发现有什么不同,又进一步帮助他们理清周长与面积的关系。

鲍庆贺老师分享了自己关于第二节课的想法,部分学生会了,会的是什么?我们基于这样的基础教什么?鲍老师提到,学生会的可能是模型、公式,我们要让学生会讲道理、能说道理。画线段图一课重在培养学生几何直观的核心素养,让他们能用图示的形式将条件和问题抽象出来,因此,重点在于分析问题,本节课正是立足于此,让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表达与说理。

名师工作室活动的开展让我们看到骨干教师们对教材教法的钻研,对践行课程标准的思考。今后,名师工作室将在专家的引领下继续深耕课堂,助力教师们蓬勃成长!

 

                                            撰稿:孙英明

                                            审核:胡曦茜  马婷

图1 方亮秀老师执教《面积的意义》

图2 孙倩老师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

图3 工作室成员和骨干教师听课

图4 成源老师评课

图5 鲍庆贺老师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