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活动报道
为落实新课标要求,提升低段语文课堂教学质量,10月9日下午二年级语文组围绕“语文园地三”“第四单元《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及《黄山奇石》”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组内教师紧扣“口语交际表达”“古诗意境感悟”“奇石特点品析”三大核心,结合学情与教学实践展开深度研讨,为新课教学理清思路、凝聚智慧。
本次备课首先聚焦语文园地三的“口语交际”——《做手工》。主备赵忠媛老师结合教材要求与低段学生特点,提出“按顺序介绍制作过程”是本节课的核心目标。组内教师一致认为,二年级学生虽具备简单表达能力,但常出现“步骤混乱”“遗漏关键信息”等问题,因此教学需从“引导观察—梳理顺序—实践表达”层层递进。
第四单元以“自然之美”为主题,《古诗二首》选取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两首诗均通过凝练的语言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象。备课组围绕“如何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体会诗歌中的关键字词”展开讨论。主备的习宁老师强调,两首古诗的教学需紧扣“语言文字运用”,通过“读—想—品—说”的路径,让学生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积累经典语言,提升审美能力。
《黄山奇石》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形态各异的石头,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黄山奇石的“奇”与“趣”。教师们围绕“如何抓住‘石头名称’与‘描写词句’体会奇妙之处”展开讨论。
最后备课组长邢老师在总结中强调:“低段语文教学要立足儿童视角,将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情感体验融为一体——口语交际要让学生‘敢说、会说’,古诗教学要让学生‘读懂、悟美’,写景课文要让学生‘观察、想象’。”本次集体备课围绕“表达、想象、审美”三大维度展开,既明确了具体课例的教学策略,又深化了对单元整体目标的把握,为新课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撰稿人:邢文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