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2 日,三年级英语组胡言芳老师在三(3)班开展了一节组内公开课,内容为译林三上 Unit 5 She’s my mother Lead-in & Cartoon time 板块。本节课以 “Family” 为主题,教师紧扣教学目标,结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展开教学,整体成效显著,以 “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主角” 为核心追求,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与互动形式,为 “生本课堂” 的落地提供了鲜活范例。
主题聚焦,素养渗透
胡老师紧扣 “家庭” 主题,以欢快的家庭主题英文歌曲导入,瞬间点燃学生学习热情。教学中,通过卡通故事、学生自己的家庭照片展示等形式,自然融入家庭成员词汇与交际句型教学,同时潜移默化地传递家庭温暖的情感价值,契合学科核心素养中对语言能力与文化意识的培养要求。
多元互动,激活学生主体
胡老师设计 “歌曲猜成员” 游戏,将 “听旋律辨家庭成员词汇” 的任务融入音乐互动,学生在抢答中全员参与;“卡通角色扮演” 环节,她准备了多组角色卡片,让学生自主选择角色并创编对话,原本羞涩的学生也在角色代入中大胆开口。这种 “游戏化 + 选择化” 的活动设计,打破了 “少数学生展示,多数学生旁观” 的局面,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趣味体验中成为参与者。
在 “家庭树制作” 任务中,胡老师将学生分为 4 人小组,明确 “绘制 - 标注 - 分享” 的分工要求,每个学生需承担 “画成员、写词汇、上台说” 的具体角色。任务驱动下,学生们相互协作、纠错补充,原本内向的学生在小组支持下也能自信展示。这种 “小组合作 + 分工明确” 的任务设计,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思维的贡献者,实现了 “一人思考” 到 “全员思辨” 的转变。
全员展示,让每个成果都被看见
在课堂尾声的 “家庭树分享会” 中,胡老师采用 “小组代表 + 随机抽取” 的展示方式,既保证了小组成果的集体呈现,又通过随机抽取让个体成果也能被全班看见。此外,她还设计了 “学生互评” 环节,让学生用相互点评,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表达勇气。这种 “全员展示 + 多元评价” 的形式,让每个学生的努力都能获得反馈,真正成为课堂的 “主角”。
胡言芳老师的这节组内课,以 “让每个学生成为主角” 为核心,通过目标的分层锚定、活动的多元互动、评价的精准激励,为 “生本课堂” 的实践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其启示在于:教师需从 “知识传授者” 转变为 “学习引导者”,通过设计人人可参与、人人能成长的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找到价值感与成长感,最终实现 “全员发展” 的教学愿景。
攥稿人:陈奕鸣
审稿人:祝宇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