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专业素养,12月,我校举办35周岁(含)以下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
比赛采用“笔试+面试”的形式,笔试内容包括课程标准、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及应用、教学设计等。面试包括即兴演讲、无生上课、板书设计三项。我校中学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心理、信息十四门学科的63位35周岁(含)以下青年教师参加比赛。学校邀请一批特级、正高级教师、江苏省名师、市学科带头人担任专家评委。
12月13日下午,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笔试在A1-501、A1-502考场进行。
学校重视 全力筹备
学校非常重视本次比赛,教师发展中心精心组织策划,做了充分的赛前准备,确保比赛准时、顺利进行。邀请校外专家命题,张士民校长到笔试考场巡视,教师们严格遵守考试纪律,认真审题、独立思考、仔细作答,整个过程井然有序。
情景实战,智慧闪耀
面试前,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副校长李滔老师,向50位专家评委介绍比赛的流程、规则和评分标准。
12月21日上午,面试比赛分12个小组同时进行,提前抽签决定顺序。参赛老师以饱满的热情,信心满满的投入比赛。即兴演讲是选手心理素质、知识储备、现场应对等综合素养全面展示的一个重要环节,各位老师结合学科特点,谈对思维化教学的理解与实践,展现出对“少教多学 共生课堂”的深度思考。
无生课堂环节,老师们端庄大方,挥洒自如,彰显出了青年教师们朝气蓬勃的教学风采。板书设计环节,教师们精心设计、认真书写,用文字、图画等多种元素呈现教学内容,有的严谨规整,有的图文并茂,不仅反映了教学重难点,更生动地体现了自己的教学思想。
权威评审,专业“把关”
比赛过程中,评委组的专家认真听讲,随时记录,慎重评分。各比赛项目,均按百分制评出原始分,每项原始分乘以该项目的权重,累加后为该教师的最终比赛总成绩。
赛事落幕,展望未来
此次竞赛,既是青年教师们切磋专业技能、展示个人学科素养的擂台,也是促进青年不断提升自己教学能力的舞台。青年教师的跟踪培养,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办学品位的不断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可靠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