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中心
学科建设
教研组建设成果展 高中化学教研组:精心编写“学练案”,竞赛成绩创新高
[ 发布时间 ] 2024-11-06 09:41:42    [ 点击次数 ] 6148
浏览字号:

教研组是校本教研的阵地,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摇篮。在新课程、新教材、新教学背景下,学科组建设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重要、更为迫切。为此,2023年9月,我校教师发展中心编制《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学科组建设年度发展报告》模板,要求所有教研组撰写学科组建设年度发展报告,发展报告包括教研组自身建设、活动创新、特色亮点、学科教学质量、教育教学成果及受表彰情况等。

高中化学教研组共11人,高级职称7人,南京市青优1人,江宁区学科带头人3人。

高中化学教研组是一支积极进取、努力奋斗、善于钻研、甘于奉献且团结协作、富有生机和战斗力的队伍。老师们经常在一起交流研讨,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人人都在追求自我的发展,在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路上不断探索、学习。

高一年级鼓励部分热爱化学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竞赛,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学习,每周开设化学竞赛沙龙,鼓励学生超前学;高二年级开展竞赛集训,鼓励督促学生争国奖、拿省一,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和成就感;高三年级化竞生成为学科领跑者,带动班级学科发展,助推提升优秀率和拔尖率。

化学教研组设计高中三年一体化“学练案”模版,全体组员根据新课标要求,学习新高考评价方式,分工协作完成高一、高二和高三“学练案”的编写工作,备课组根据学情再研讨修改完善,教研组审核后上传学校资料库。三个备课组精心编写符合“三新”理念和“教、学、评”一致性的“学练案”,深入研究课堂教学和作业的情境化设计,提高课堂讲与练的效率和质量,为化学教学质量保驾护航。

每学年9月,开展当年江苏高考试卷研究和评分细则解读、研讨活动。每年6月,开展“共享备考资源,传承备考经验”教研活动,当届高三教师分享一轮二轮复习经验和想法,把高三复习备考资料传递给新高三,并对新高三的化学复习提供建议。教研组内共同研究高考,为新高三教学质量的保障出谋划策;每年4月,组织新课标、新教材专项学习研讨活动,提升对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理解,提升学科理解力。

组织“少教多学,共生课堂”的理论学习,开展“少教多学,共生课堂”研究活动,重点研究单元化教学设计的新授课、复习课和试卷讲评课,每位教师参与上课、听课和评课,然后在教研组内开设示范课,共同研讨交流学习和实践心得,共同提升课堂教学管理能力,师生共同成长。

积极参加南京市教研活动,并主动承办市、区两级教研活动,教师多次开设市、区公开课和讲座,积极承担南京市高三模考命题、高三二轮复习资料和高三考前资料编写任务,并承担化学复习部分课程视频录制工作,提升教研组的影响力。

三位教练分管三个年级的竞赛教学辅导工作,负责各年级竞赛生的选拔、课程安排、过程考查筛选、学生辅导工作等。将竞赛辅导分为竞赛新课学习、竞赛专题复习和考前强化训练三个阶段。高一上学期完成高中阶段教学任务,高一下学期和高二上学期完成大学阶段专业课的基础教学,高二下学期进行专题复习和强化练习,暑期进行赛前集训。

高中化学组教学实力强,组员教学业务水平高,能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各年级教学成绩均处于南京市前列。高三化学在南京市各次模考中均名列前茅。在南京市、江宁区两级督导活动中,均受到肯定和表扬。

2022年,高中化学竞赛取得历史性突破:高三1班付康进入江苏省省队,在国家决赛中夺得银牌;高三1班杨洪霁同学获得国家一等奖,另有22人获得国家二、三等奖,我校化竞获奖人数和获奖层次均列南京市第三。2023年,16人获得国家二等奖,31人获得省一等奖,50人获得省二等奖,获奖人数再创新高,位列南京市前三,江宁区第一。2024年,2人获得国家一等奖,位列南京市第三。还有21人获得国家二、三等奖。 

2023年9月,笪津铭同学获得江苏省高中化学实验操作大赛特等奖和南京市一等奖,孙文宇获得南京市二等奖,这标志着我校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2023年江宁区高三教师解题大赛中,一人获得一等奖,两人获得二等奖。在2024年江宁区新课标知识大赛中,3人获得一等奖、1人获得二等奖,获奖比例高达80%。2024年,李亚老师获江宁区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一等奖第二名;2023年,袁朝英老师获“南京市普通高中教学先进个人”称号;2023年,吴江华老师获“江苏省中小学生实验能力大赛省级优秀指导教师”奖;2022年,袁朝英、刘斌、吴江华三位竞赛教练员受到中国化学会表彰,被评为高中化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2023年,袁朝英、刘斌、吴江华老师先后在南京市教研活动中开设公开课或讲座,受到同行们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