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是校本教研的阵地,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摇篮。在新课程、新教材、新教学背景下,学科组建设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重要、更为迫切。为此,2023年9月,我校教师发展中心编制《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学科组建设年度发展报告》模板,要求所有教研组撰写学科组建设年度发展报告,发展报告包括教研组自身建设、活动创新、特色亮点、学科教学质量、教育教学成果及受表彰情况等。
我校高中地理教研组现有成员7名,是一支充满活力的教师团队,组内青年老师教师比重大,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实践,快速成长,多人次开设江宁区公开课,积极参加市区教研室组织的各项比赛,多人次获得一等奖。同时,区学科带头人负责整体教学规划和研究方向的把握,骨干教师则在教学一线发挥示范作用,引领教学创新。在大家齐心努力下,地理教研组持续稳定发展,高考达A率屡次突破新高,2024届高三地理达A率为70%。
教研活动
集体备课
定期组织集体备课活动,教师们共同探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丰富性。组内一直传承经验分享交流活动,每一届高三地理备课组都会整理上一届的优秀做法,进行分享,实行高中三年地理计划一体化。教学资料的选编和使用,是教学效果最大化的保障。
教学观摩
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评课,通过观摩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董家甫老师的带领下,高中地理组逐渐形成比较成熟的习题讲评课模版,利用智学网平台的数据,实现基于大数据的学习评价,支持学习过程全数据采集与储存。
高中地理组探索大概念教学。以人文地理为例,地理大概念教学可以重新整合教材,加深对概念的完整认知。可以建构核心概念之间逻辑关系,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从核心概念上升到大概念,增强对概念统摄的理解。
教研组高度重视教学研究与创新工作,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会、公开课展示、课题研究等活动,探讨教学新方法。2024年,汪亭老师开设南京市公开课,2024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推进会在我校举行,洪银秀老师开设《水循环》公开课,陈娟娟老师开设《勤奋,可越千山——高三地理备课组一轮复习策略交流汇报》。
教师成长
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地理教育专家来校讲座交流。我们邀请市教研员吴向军老师和区教研员钱慧琳老师开设专题讲座指导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研讨会和学术会议,拓宽教师视野,提升专业素养。同时,我们建立师徒结对制度,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此外,教研组还鼓励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教材编写等工作,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教研成果
近年来,高中地理教研组在课程改革、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近三年高考成绩斐然,2023届地理高考达A率首次达到60%,2024届再创新高,达A%为70%。
王奇希老师在2023年江宁区高中教师“学课标,用课标”知识竞赛中获一等奖。
2022-2023学年,汪亭老师被南京市江宁区教育局评为“教学先进个人”。
在南京市江宁区教学研究室组织的2023年高中教师“学课标,用课标”知识竞赛中,地理组赵凡君老师获一等奖,陈娟娟、薛家苗老师获二等奖。
2024年,汪亭老师开设南京市公开课。
王奇希老师、汪亭老师、陈娟娟老师、董家甫老师、洪银秀老师近三年均开设江宁区公开课。
“地”载乾坤,“理”蕴万物。高中地理教研组将继续秉承“少教多学,共生课堂”的教学理念,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促使高中地理教研组不断迈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