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0日江宁区初中化学教研活动在南京东南实验学校举行。参加活动的有江宁区初中化学教研组长、新入职教师等,共同探讨化学教学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环节一:观课。由南京东南实验学校青年教师韩梦影老师开设教学研究课《探究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韩老师从回顾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实验原理和实验装置入手,引导学生分析此实验方案的应用于实验室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可行性,进而让学生总结出实验室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试剂、原理及装置。然后按照教材的实验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由两名学生互相配合来完成实验,利用实验测定的数据计算出此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接着韩老师介绍利用氧气浓度传感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更为精准、快速,此教学环节韩老师设计了“学生对着传感器呼气”及“利用小型氧气罐中高纯度氧气对着传感器喷气”使图像即时变化的课堂高潮,并让学生发现“传统实验”和“数字化实验”测定的数据相差较大,并再次将氧气浓度传感器应用于“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浓度”实验中,启发学生从图像分析原因。然后启发学生分析并画出此实验的压强变化的图像,掀起学生头脑风暴,并用压强传感器进行实验验证,最后韩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试剂的种类、实验的操作方法”都会影响测定结果的结论。本节课韩老师的教学过程从“传统实验”到“数字化实验”,从“粗略测定”到“精准测定”,层层递进的教学分析,让学生感受到“数字化实验”可以使复杂、繁琐的实验变得简单。整节课师生互动热烈,设计的问题环环相扣,情境发人思考,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训练了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体现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环节二:由齐武路初级中学吴海娟老师作讲座《凝心聚力,研思共进》——如何打造高效团结的教研组。吴老师介绍教研组从师徒结对、加强教研、积极参加比赛等方面促进青年教师的发展;从提高个人能力、落实教学常规来提高课堂效率,教学中注重细节、精益求精,通过抓两头、促中间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吴老师强调一个优秀的教研组,一定是一个团结协作、相互支持的团队。大家要在工作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激励,共同面对挑战、共同分享成功。
环节三:由南京市宏运学校孙开成老师分享《跨学科实践案例备课》, 孙老师从多维度进行分析,将课标要求、教材内容与学生学情有机结合。在实践活动设计上,分为调查参观、水质检测和动手制作三个任务。通过调查参观,让学生了解水质现状;水质检测环节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动手制作净水器则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此次备课分享为初三化学教学注入新活力,也为教师们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助力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化学素养。
环节四:江宁区教研室教研员曹美玲老师对以上三位老师的讲座给出高度评价,并对新学期工作进行以下安排和部署。
在会议中首先对跨学科实践活动给予了切实有用的指导。曹老师从活动目的、设计思路和方法等方面对跨学科实践活动进行深入剖析。同时,强调了新教材注重“思维建模”和“大单元概念教学”,旨在通过有效利用这些变化,增强学生理解和应用能力。其次,曹老师对新教材新增功能进行了解读,充分利用课本正文中的小栏目,强调实验要求和安全性,为教师们更好地使用新教材提供了方向。除此之外,新教材特别注重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科技进步,提倡学校制定相应教学计划和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需求。
最后,会议还讨论了暑期教材培训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强化教师考核和评估、提升教学质量的措施,对于即将举办的各项教育活动,也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要求,鼓励各学校积极参与,共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此次教研活动为江宁区初三化学教师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和研讨的平台,促进了教师们的专业成长,也为新学期的化学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相信在全体化学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江宁区初三化学教学质量将不断提升,为学生们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