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政治
第五次教研活动
第五次教研活动 2025年5月8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在西办307会议室进行本学期的第五次教研活动,共同观摩南京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活动。 首先,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学校中学部的戎俊老师带来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大单元教学第5课时《学习<刑法>,远离犯罪》研究课。整节课以“完成宣传折页内容”为主线任务展开,依托“刑法介绍词”“刑法典型案例”“刑法案例启示”三个具体任务带领学生学习刑法知识,并能运用刑法分析生活中的真实情境。 其次,南师附中新城初级中学的邵琪老师带来九年级复习课《主观题复习指导:旧物获新生——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研究课。从“征集旧物获新生方案”“完善旧物获新生方案”“推广旧物获新生方案”三个子任务入手,借助“识别任务、破解任务、规范表述”三大要素实现水平升级。 随后,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中书记王存贵老师对两节研究课进行了精彩点评。 最后,南京市教学名师、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中学部的杜锐老师聚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活在法治社会》,带来了一场题为《大单元教学设计解读》的专题讲座。 老师们在听取完南京市教研活动后,谈了自己对于教学的新认识,以及要做出的改变。
[日期]:2025年06月17日 [点击]:495
时光列车载梦起航
时光列车载梦起航: 初一(7)班《莫让光阴付水流》公开课纪实 2025年3月26日,南京东南实验学校初一(7)班的教室化作一列穿梭时光的列车,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莫让光阴付水流》在此展开。授课教师杨波以沉浸式体验与互动实践为抓手,带领 40多名学生在时间的轨道上探索成长密码,将抽象的时间管理概念转化为可触摸的生命体验。校党委副书记张蜀江、学生发展中心副主任移燕及心理组全体教师参与了本次听评课。 时钟声里叩问时光:从名言到生命体验 课堂以清脆的时钟嘀嗒声切入,当 “一寸光阴一寸金” 的古训投影在黑板上时,学生脱口而出:“寸金难买寸光阴。”教师顺势展开“时光列车”沉浸式活动 —— 教室中间的通道被化作人生轨迹,“10岁起点站” 到“60岁终点站”的站点间,学生们手持写满目标的纸条缓缓前行。每 10 秒跨越一个年龄节点时,小王同学望着“15岁站点”喃喃自语:“如果现在不背单词,恐怕考不上理想的高中。” 在“时光终点站”的分享环节,学生们发现很多同学都在“18岁考上大学” 的目标旁打了问号。教师随即展示运动员每日 6小时训练、科学家十年磨一剑的案例数据,让学生直观感受“时间在不同人生赛道的重量”。 一分钟挑战与词云诊断:解码时间管理困境 “预备,开始!”随着计时器启动,教室瞬间响起跳绳的哒哒声、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一分钟后,跳绳最多的小张同学完成212个,而默写单词的小组平均完成18个。“原来发呆的一分钟能做这么多事!”学生们盯着自己的“一分钟成绩单”发出惊叹。 在小组讨论环节,“拖延”“手机诱惑”“作业磨蹭”等词汇被生成醒目的词云图。班长代表小组发言:“我们发现周末花在短视频上的时间超过1.5小时,相当于浪费了2节数学课!”教师趁机展示“时间管理四象限法”,用“紧急 —重要”矩阵引导学生重新审视刷手机、写作业等任务的优先级。 案例诊疗与计划定制:给时间装上方向盘 “小明熬夜打游戏导致晨读犯困”“小刚用番茄工作法高效完成作业”—— 正反案例的对比分析让课堂变成“时间管理诊疗室”。学生们化身“时间医生”,为案例中的主人公开出“处方”:“小明应该用‘5 分钟启动法’先写作业再娱乐”“小刚的 25 分钟专注学习值得模仿”。 在定制个人计划环节,学生小林的“每日时间饼图”格外亮眼:将课后时间拆分为“25分钟数学+5分钟远眺”的番茄钟组合,周末加入“家庭时光站”板块。教师现场点评:“计划不是枷锁,而是给时间装上方向盘。”课程尾声,学生们在“时光明信片”上写下感悟。据该校心理健康中心负责人介绍,该课程是“成长加速度”心理课程体系的核心模块,后续将开展“时间管理达人”打卡活动,并向家长推送《家庭时间公约指南》,让“时光教育”从课堂延伸至生活。
[日期]:2025年06月17日 [点击]:509
凝心聚力共研讨 启智增慧共成长 ——初中道德与法治第七次教研互动
凝心聚力共研讨 启智增慧共成长 ——初中道德与法治第七次教研互动 2024年11月22日,我校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校园开放日活动。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南京市江宁区教研员罗明书记和各学校道德与法治教师们参与,共同体验我校的教学氛围和课程特色。 李启云老师开设了一节《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公开课。李启云老师以“国以安为宁,民以安为乐,业以安为兴”的视频导入,整节课中李启云老师以“2024年13月13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公祭日,学校准备策划一次国家安全室头等大事为主题的展览”作为本节课的大情境,围绕“请你策划此次展览”的大任务,共分设三个子任务展开本课:“国安征集令:课前搜集我国军队建设成就、军人感人事迹的相关素材,课上分享”、“国安警示墙:查找与我国目前所面临的安全问题有关的时政新闻,课上播报”、“国安小卫士:撰写“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的倡议书提纲”,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阐述了本节课的内容,在全球化的今天,国家安全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成为国家安全的守护者。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展现出对国家安全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李老师还特别强调了青少年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作用,鼓励同学们从小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陈舒老师为大家开设了九年级《维护国家统一》一课。陈老师紧扣学科核心素养,意在通过本课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政治认同、责任意识。基于统一大业未实现完全统一的国情,创设情境,设计《我想对你说》——给台湾小朋友写封信的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追根溯源,捍卫主权”、“伟大创举,共享繁荣”、“祖国统一,共同心愿”三个板块,组织各小组收集资料、交流汇报。课堂上,各小组进行任务展示。丰富的内容,多形式的展示,体现我校“少教多学”的课堂特征,给予了学生深度学习的平台。在掌握大量素材及信息后,学生继续完成本课核心任务——写信,分小组进行班级展示,并邀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将中考材料题等级评分标准的探究落在实处,践行了新课堂“情境”、“任务”、“活动”、“评价”的四要素。 课后,参与听课的老师们对李启云老师和陈舒老师的课堂进行点评,罗书记也对两节课给予肯定,两位老师的课堂体现了新课堂的要求,培育了学生的学科素养。本次校园开放日活动,不仅展示了我校的教育教学成果,也加强了各校的联系。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进一步推动我们学科的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日期]:2024年11月27日 [点击]:2674
思政小课堂 社会大课堂 ——江苏省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标新教材实施研讨活动
思政小课堂 社会大课堂 ——江苏省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标新教材实施研讨活动 小雪即至,岁有小安。2024年11月20-21日,伴随着初冬季节一缕温情的阳光,全省各市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及部分骨干教师齐聚我校参加2024年江苏省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标新教材实施研讨活动。活动围绕“促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这一主题,探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中如何通过实践活动,将地方资源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华南师范大学刘石成教授带来《大单元教学下思政课学科内容的统整研究——基于大活动的视角》的专题讲座。刘教授从大单元的宏观视角出发,结合具体课例,深入浅出地向老师们呈现了一场知识盛宴,老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本次活动展示了两节课堂教学内容。第一节课是由扬州梅岭中学甘文兰老师带来的第四单元思考与行动《追求美好人生——以“白衣圣人”吴登云为榜样》。 第二节课是由我校崔时婧老师带来的第八课第2课时《生命可贵》,以七年级新教材“启思导行”栏目为切入点。 随后,两位老师分别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了教学反思,让老师们得以清晰地了解她们的教学设计,以及在教学历程中的感悟。 镇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政治教研员张翰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深度点评。 区域经验介绍分别是由南京市教研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员王小叶老师带来的《我们需要怎样的课程学习》和扬州市教科院院长王恒富老师带来的《瞄准教材新特点,探索教学新策略》,这些经验为老师们准确把握新教师使用提供了可操作性的范例。 江苏省教科院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所长顾润生老师作指导讲话,顾老师强调要促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融合,达到“知行合一”。 相信本次活动能够让老师们深研新课标、用好新教材,践行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知行合一,共赴成长的星辰大海!
[日期]:2024年11月25日 [点击]:2752
聚焦课标新视角,教研活动促新篇——初中道德与法治组第五次教研活动
聚焦课标新视角,教研活动促新篇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前后为师。教研活动不仅是一次灵魂的唤醒,更是一场诗意的修行。为进一步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夯实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基本功,2024年10月10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在A6-305开展了第四次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分两个环节完成: 1.季思行老师的公开课 在教学过程中,季思行老师强调诚信的重要性,通过真实情境和两难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在实际中应用知识,培养思维品质,同时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采用了创新的“理一理、做一做、议一议、变一变”的教学模式,体现了自学和小组合作的重要性。这反映出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视,以及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观念和正面行为模式。 2.评课 评课环节经验教师对新的上课模式提出了肯定,体现了新的教学思路与教学理念。以做黑板报为本节课活动的形式非常新颖,借学生之口阐述案例,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将中考的等级水平评价贯彻在课堂中,充分给予学生思考空间,符合我校“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同时针对课件闪现较快、光看课件可能没有深刻感悟的状况除了解决思路。“教、学、评”三位一体,在掌握学情的基础上,贯穿课堂始终。 一路修行,一路成长。此次教研活动,给老师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和交流学习的机会,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相信老师们将在今后的教研中不断沉淀自我,同心协力,向学而教,我们一直在路上!
[日期]:2024年11月25日 [点击]:2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