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化学
教学诊断促提升 深耕课堂谋发展
[ 发布时间 ] 2024年12月11日    [ 点击次数 ] 1705
浏览字号:

2024年12月11日,南京东南实验学校的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教学诊断活动热烈开展,吸引了众多师生的关注。此次活动还特别邀请了江宁开发区学校的化学组长尹士赟老师前来评课,为教学研讨注入专业力量。活动中,刘杰老师和覃佩凤老师围绕 “溶解度概念” 展开同课异构。

一、上课

刘老师以上节课溶液知识为引,结合生活常见场景提问:“一定量水中,氯化钠能无限溶解吗?” 借此开启探索之旅。紧接着,组织学生探究氯化钠硝酸钾一定量水中的具体溶解情况。仔细观察并记录溶液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如是否有固体残留等细节。基于学生实验观察所得结果,刘杰老师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从实验现象中抽离出本质特征,逐步引出 “溶解度” 的概念。老师详细阐释溶解度所涵盖的要素,包括温度限制、溶剂定量以及溶质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对应的量等关键要点,助力学生深度理解这一较为抽象的化学概念,确保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FCJYJ}$5@2QQ1$G$@U60ZVK.jpg

在授课过程中,刘老师的课堂语言精炼、语速适中,讲解重点内容时细致入微,将复杂的溶解度概念层层剖析,让学生们跟得上节奏,听得懂原理。不仅如此,她还善于利用典型例题突破教学难点,精心挑选的例题紧扣知识点,引导学生们在解题过程中深化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学生们积极参与其中,课堂互动频繁,学习热情高涨。值得一提的是,刘老师在集备基础上,能够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灵活微调,融入了一些个性化的教学素材,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更加完整、丰富,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覃佩凤老师另辟蹊径,以工业实际应用价值的海水制盐工艺作为课程开篇引入素材。通过播放工艺流程视频片段,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充满期待,巧妙地将课堂与实际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凸显化学知识学以致用的魅力。引入主题后,覃老师围绕海水制盐工艺逐步拆解其中涉及的化学知识要点展开教学。组织学生探究氯化钠硝酸钾一定量水中的具体溶解情况。仔细观察并记录溶液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正式给出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最后,通过几道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确保他们掌握溶解度这一关键化学概念。

@WVEC7U6J8FKRN$0XY}G)M1.jpg

教学过程中,覃老师注重课堂互动,频繁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假设、积极讨论,培养其解决问题能力与知识迁移运用能力;覃老师充分发挥了多媒体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优势,将抽象的溶解度概念具象化。例如,实验开展过程中,充分利用投屏直观地呈现了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与析出过程,让学生们一目了然。同时,她还在集备基础上,设置了一个系统的教学活动背景和任务,巧妙地将饱和溶液的定义、转化和应用结晶串联成三个板块,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学生们的课堂学习氛围极为活跃,学习效果显著。

 

二、评课

尹老师对刘杰、覃佩凤两位老师的课堂给予高度评价,称赞其精彩纷呈、亮点颇多,同时也针对不足提出具体改进意见。

刘老师的课堂不足之处:在授课环节的实验部分,由于部分同学座位较远,难以清晰观察到演示实验的细节。在讲解判断饱和溶液的方法时,刘老师提到 “加同种溶质”,但未强调这只是常用方法而非唯一方法,课堂语言的严谨性稍有欠缺。在分析 “实验 9-5 的③、9-6④” 的杯内溶液状态时,仅仅依据未看到烧杯内有晶体就直接给出结论,欠考虑,此处若能提供一些资料卡片,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推测溶液的状态,将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针对这些问题,教学诊断团队尹士赟老师和胡颖老师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首先,在今后的备课过程中,刘老师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语言、结论等细节的处理,反复斟酌用词,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其次,建议刘老师在课堂上多设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讨论,如此一来,课堂的教学效果有望得到显著提升。

覃老师的课堂也有改进之处:在课件制作方面,关于演示实验的展示,缺少相应的实验操作图标,影响了知识的系统性掌握。课堂上,覃老师虽然课堂语言精炼娴熟,但语速较快,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或讨论时间,考虑到溶解度概念对于初学者而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难度,学生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消化吸收。在分析 “实验 9-5 的③、9-6④” 的杯内溶液状态时,也犯了与刘老师类似的错误,直接给出结论,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的需求。为此。教学诊断团队尹士赟老师和姜子月老师的改进建议也随之而来:在备课过程中,覃老师要更加注重细节处理,完善课件内容,补充实验操作图标,让课件成为学生学习的得力助手。课堂上,覃老师应适当放慢语速,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每讲解一个重要知识点后,给予学生思考或讨论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理解难点、掌握重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尹士赟老师的专业点评,精准指出两位老师的优缺点,并给出针对性改进建议。这场诊断活动为教师成长助力,有望让该校化学课堂绽放新光彩,为学生带来更优质教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