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研组名师工作室第一次活动
在“小教多学,思维课堂”的教研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研组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深化对语文课程改革的新路径探索。本学期从工作室成立到活动主题的确立,张建忠老师给予了充分的指导和引领。
为了聚力前行,小语名师工作室以“文言文教学新范式”为抓手精心筹备,探索新路。文言文以独特的文体自成一个单元,于是首次成员会议我们一起梳理了不同学段的文言文教学目标,找到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的共性和思维进阶点。随后抓点突破,四年级任姝童老师和贾凯渝老师率先尝试,围绕《囊萤夜读》《铁杵成针》两篇经典文言文进行了三轮磨课。张建忠老师和唐朝辉老师全程参与听课和磨课,在大单元意识、瘦身取舍和模式探索等方面及时与两位老师进行沟通探讨。
精彩展示,尽显风采。4月1日上午,两位老师的课堂精彩纷呈。在《囊萤夜读》教学中,任老师步步落实,以“读”缩短文言文的距离感:读准字音,读懂文意,读出味道。重点处,紧扣语文要素,依托建构主义理论,多处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创设情境引学生具身学习。贾老师在《铁杵成针》教学里,随文识字,沿用任老师教会的组词法,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时间自悟文意,并在情境引读中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最后,贾老师相机梳理故事起因、经过、结果,在追问中感受人物形象。整堂课,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观点,在矛盾处“铁杵真的能磨成针吗?”引发思维的碰撞,实现思维的进阶成长。
深度研讨,指引方向。老师们围绕文言文教学模式各抒己见。张建忠老师充分肯定两节课内容精准、目标有依,朗读充分且有层次,注重旧知勾连发展学生思维。同时也提出建议:一是改进主问题、问题串设计,让学生思维更清晰;二是打磨教学环节过渡语,明确教学目标;三是加强写字姿势提醒,注重习惯培养。在浓厚的研讨氛围中,南京东南实验学校语文教学有望迈向新高度,助力学生汲取传统文化养分,实现文化传承与素养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