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科学教研组
劳动教育的校本化实践
[ 发布时间 ] 2021年10月28日    [ 点击次数 ] 9395
浏览字号:

——记南京市综合实践教研活动二次培训

为了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树立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2021年10月26日上午,在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开展了以“专题探讨:劳动教育的校本化实施”为主题的南京市小学综合实践专题教研活动。我校吕睿老师积极前往学习,并给全组老师进行了二次培训。

在时婷老师执教的《收红薯》一课中,学生在课前进行调查和体验,在调查中了解收红薯的过程,在体验中发现问题。接着在种植老师陶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拿着工具,迫不及待地挖红薯了。然后,挖完红薯后,学生通过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收获的红薯,感受到收获的喜悦。并通过小组间的交流,分享自己的秘诀,诉说自己的反思。最后,通过观看视频,将实践劳动与农民伯伯的劳动过程结合在一起,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不易。值得一提的是,同学们在收红薯过程中,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劳动精神给听课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沈志会老师执教的《辛欣菜园心相印》一课中,同学们课前走访了社区一户独居老人,经过思考及讨论后,设计了这次义卖活动。活动前,同学们分工合作,收银组、红薯组、烤红薯组、红薯淀粉组和红薯芋圆组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介绍自己的产品。为了更好的售卖自己的货品,小组成员们售卖前,通过调查制定合理的价格,售卖时,精心设计标语和口号,顺利将自己的物品全部售空,筹集善款,捐赠给独居老人。此次义卖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不仅激起孩子们的爱心,更引导更多的人关注身边的空巢老人和贫困家庭,让学生在社区活动中,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后,两位老师对自己课程的设计理念进行了简单的阐述。江宁区小学综合实践教研员王诚成等老师对本次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对课堂进行了精彩的点评,让老师们在交流讨论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最后,南京市小学综合实践教研员王少峰老师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并提出了希望。本次活动将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两者结合,体现出效果化、品质化、常态化的实施过程。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感受到劳动与付出的价值和意义感。希望更多的学校行动起来,将劳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与劳动精神,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撰稿人:吕睿 审核人: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