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五年级上《雨和雪》
11月5日上午,史诗瑶老师在B5五楼科学教室1进行了《雨和雪》的集体备课活动。
本课是《水在自然界的循环》单元中的第三课,与前两课《云和雾》、《露和霜》是并列关系,了解大自然中常见的雨和雪两种天气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异同。本课通过模拟雨的形成实验,为雨的形成原因的解释提供直观感性认识。通过示意图描述雨和雪的形成过程,并且发现雨、雪形成原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结合模拟实验和示意图,清晰地认识雨和雪的形成原因,系统了解这两种降水形式在大自然中的变化过程。课中还提供了雪花的形状和不同的降水形式的图片,为学生拓宽了知识面。
五年级的学生对于大自然的现象有明显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有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也能在自主阅读中粗浅了解一些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但对于雨、雪的形成这样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还是会缺乏深层的理解和系统的认识。本课以学生前两课了解云、雾、露、霜的形成为基础,在进行动手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直观观察,了解雨和雪在大自然中形成的原因和异同,同时了解雨和雪在大自然中形成过程中的运动方向,为下一课了解整个大自然中水的循环打下基础。
这是一堂比较精彩的科学课,课堂气氛活跃,高潮迭起。贯穿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课改理念。为使这一理念落到实处,教师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提供了丰富的有结构性的材料,引领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在众多的体验中感悟到科学探究的乐趣与意义。
撰稿人:刘英莹
审核人:吕睿